犹太难民曾聚居的提篮桥地区位于虹口的东南部,紧邻黄浦江。二战期间,当来自欧洲的德奥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迫害,在恐怖的大屠杀来临之前集体逃亡时,上海成了他们难得可以落脚的去处,他们远涉重洋或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辗转来到上海。
1938年以后,约有30000犹太难民来到上海避难,由于纳粹的迫害,他们大多身无分文,饥饿和无业的困境很快浮现出来,在上海的犹太富商向犹太同胞伸出了援手,救济委员会在虹口改建了大量难民收容所。在提篮桥这一狭小的区域内,2万多犹太难民与10万中国平民比邻而居。犹太人勤俭、刻苦,在他乡落脚,团结并与人友好。他们开设商铺、剧院,办报纸,经营咖啡馆,还创办学校,并组织运动队比赛。正是这种坚韧,使他们在流离中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生活。舟山路一带在上海犹太人中有“小维也纳”之称。
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本对美宣战,随即占领上海租界。1942年6月,纳粹德国盖世太保驻日本代表梅辛格抵达上海。向日本占领当局提出彻底消灭上海犹太人的计划,史称“梅辛格计划”。不过日本最终没有接受,取而代之的是,于1943年2月将虹口提篮桥地区设为“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”,将上海犹太人集中禁足于这个区域,当时有1.8万难民进入这个“虹口隔都”。此区域西起公平路,东至通北路,南起惠民路,北至周家嘴路。隔离区周围有铁丝网架着,进出口处由士兵把守,外出必须持有特殊通行证,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。
犹太难民曾聚居的提篮桥地区位于虹口的东南部,紧邻黄浦江。二战期间,当来自欧洲的德奥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迫害,在恐怖的大屠杀来临之前集体逃亡时,上海成了他们难得可以落脚的去处,他们远涉重洋或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辗转来到上海。
1938年以后,约有30000犹太难民来到上海避难,由于纳粹的迫害,他们大多身无分文,饥饿和无业的困境很快浮现出来,在上海的犹太富商向犹太同胞伸出了援手,救济委员会在虹口改建了大量难民收容所。在提篮桥这一狭小的区域内,2万多犹太难民与10万中国平民比邻而居。犹太人勤俭、刻苦,在他乡落脚,团结并与人友好。他们开设商铺、剧院,办报纸,经营咖啡馆,还创办学校,并组织运动队比赛。正是这种坚韧,使他们在流离中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生活。舟山路一带在上海犹太人中有“小维也纳”之称。
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本对美宣战,随即占领上海租界。1942年6月,纳粹德国盖世太保驻日本代表梅辛格抵达上海。向日本占领当局提出彻底消灭上海犹太人的计划,史称“梅辛格计划”。不过日本最终没有接受,取而代之的是,于1943年2月将虹口提篮桥地区设为“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”,将上海犹太人集中禁足于这个区域,当时有1.8万难民进入这个“虹口隔都”。此区域西起公平路,东至通北路,南起惠民路,北至周家嘴路。隔离区周围有铁丝网架着,进出口处由士兵把守,外出必须持有特殊通行证,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。